内容简介

精确选择成长股 持续稳定盈大利 近百年来,《怎样选择成长股》不仅是众多投资者的宝典,还是斯坦福这样的全球商学院的投资必修教材。 费雪提出“技术创新是投资者的朋友”,并认为瞄准技术创新前沿,必将发现IBM、惠普、德州仪器等成长股。 费雪列举了9条并购原则,让你彻底看透管理层的资本运作,能让你明白什么样的并购才能使公司成长,更能让投资者获利?他还为投资者提供了一套标准化的行业分析工具,至今还被众多投资者奉为铁律。 尽管有些方法颠覆传统投资思维,但它们依然能帮你更好地投资股市,也能让你找到帮你赚钱的投资顾问。即使在今天,这些方法依然充满生命力,注定会让你叹服。

作者简介

菲利普·A. 费雪,教父级投资大师 成长股价值投资策略之父 20世纪伟大的投资顾问 斯坦福大学《商业投资管理》课程主讲人(整个斯坦福大学历史上仅有3位主讲人) 1928年,费雪毕业于斯坦福大学商学院,同年受聘于旧金山国安盎格国民银行,提任证券统计员。 1931年,费雪创立费雪投资管理咨询公司。在他的投资组合中,德州仪器上涨了14倍,摩托罗拉上涨19倍。 费雪在一生中,对成长股的钻研从未停止。此外,他在斯坦福大学教授投资课直到90多岁才退休,他的学生遍布全球,其中不乏像巴菲特、肯·费雪这样的投资大师。 费雪的传世著作:《怎样选择成长股》《保守型投资者夜夜安寝》《发展投资哲学》。

第一部分:普通股和不普通的利润

值得看,还可以配合李笑来在得到的专栏订阅文章一起看。看完李笑来的一些文章,我才觉得这本书的某些内容理解的更加深刻了,比如耐心,比如践行,比如在同一时间买入,而不是等到统一价格买入……

重点摘抄:

《怎样选择成长股》

序:

投资想赚大钱,必须有耐性。

股票市场上本质上具有欺骗投资人的特性。跟随其他每个人当时在做的事去做,或者自己内心不可抗拒的呐喊去做,事后往往证明是错的。

第一章 过去提供的线索

你买股票是为了获取利润。

找到真正杰出的公司,抱牢它们的股票,度过市场的波动起伏,不为所动,也远比买低卖高的做法赚的多,而且赚到钱的人数还多于往日。

大部分投资人的一生,依靠有限的几支股票,长时间的持有,就为自己或子女奠下成为巨富的基础。

投资人需要具备的能力是区辨提供绝佳投资机会的少数公司,以及多数远多于此,但未来只能略为成功的或彻底失败的公司。

如果有这么一家公司,多年来营业额和盈余成长率远超过整体行业,而能获得很高的投资报酬。研究进一步指出,当我们相信自己已找到这样一家公司时,最好长期抱牢不放。它强烈暗示我们,这样的公司不见得必须年轻,规模小。相反的,不管规模如何,真正重要的是管理阶层不断有决心推动营运再次大幅成长,也有能力完成他们的计划。管理层不因重视长期规划,而在日常任务的执行上稍有松懈;他们仍会把平常的营运工作做得很好。

第二章 “闲聊”有妙处

不妨找一个行业的五家公司,问每一家公司一些问题,如另外四家公司强在哪里,弱在那里。

竞争对手只是其中一个资讯来源,不见得是最好的资讯来源。从供应商和客户口中,也能打听到他们来往的对象。

大学、政府和竞争公司的研究科学家也能从他们身上获得很有价值的资讯。

同业工会组织的高级主管是另一个资讯来源。

还可以向另一群人得到资讯:前员工,仔细探讨为什么那些员工离开你所研究的公司。

下一步是接触该公司的高级主管,设法填补整个画面仍存在的空白。

第三章 买进哪支股票 - 寻找优良普通股的15个要点

一家公司未能完全符合的要点如果很少,则有可能是很好的投资对象。未能符合的要点如果很多,我认为它将不值得投资。

这15个要点是:

1 这家公司的产品或服务有没有充分的市场潜力,至少几年内营业额能否大幅成长?

不应以年为基础,判断营业额有无成长,而应以好几年为一个单位。有些公司不只未来几年的成长可望高于正常标准,更长的期间内也可望如此。

“幸运且能干”和“能干所以幸运”。这两类公司的管理层都必须很能干才行。没有一家公司光因运气不错而能长期成长。它必须拥有,而且继续拥有杰出的经营才能,否则将无法妥善掌握好运气,并保卫自己的优势竞争地位不受他人侵蚀。

对投资人来说,正确研判一家公司长期的营业额曲线,极其重要。

例如,我提过收音机-电视机股价没有持续长期上升,这是因为美国家庭对电视机的需求趋于饱和。

如果一家公司的管理层十分出色,而且整个行业将有技术上的变迁,开发研究进步神速,则精明的投资人应提高警觉,留意管理阶层有没有能力妥善处理公司事务,于将来创造理想中的营业额曲线。这是选择出色投资对象应考虑的第一步。

2 为了进一步提高总体销售水平,发现新的产品增长点,管理层是不是决心继续开发新产品或新工艺?

要点1讲的是事实,用以评估一公司的产品目前存在的销售成长潜力。要点2谈的是管理阶层的态度。

一家公司必须在要点1有好的增长率,同时在要点2有正面积极的态度,才有可能吸引投资人最大的兴趣。

3 和公司的规模相比,这家公司的研究发展努力,有多大的效果?

把研究费用除以总销售额,就知道一公司的营业额中有多少用于研究与开发。许多专业投资分析师喜欢比较一公司和同业的研究支出。有时他们会拿这个数字和业界平均值比较,方法是把许多同类公司的数字加总起来,取其平均值。从这个数字,就能得出结论,知道一公司的研究努力相对于竞争对手的多寡,以及投资人买一家公司的股票时,每股研究支出金额是多少。

4 这家公司有没有高人一等的销售组织?

从公司外部打听销售组织的相对效率,最容易做到。竞争对手和顾客知道答案。

优异的生产、销售、研究或可视为成功的三大支柱。

一个公司如要长期稳定成长,强大的销售人力不可或缺。

5 这家公司的利润率高不高?

营业收入导致利润增加才有价值。如果多年来利润一直不见相对增加,则营业额再怎么成长,也无法吸引投资对象。检视公司利润的第一步是探讨它的利润率profit margin。也就是说,算出每一元的营业额含有多少营业利润operating profit。

投资人不应只探讨一年的利润率,而应探讨好几年的利润率。

经济呈上升趋势的时期,边际公司——也就是利润率较低的公司——利润率成长的幅度几乎总是远高于成本较低的公司;后者的利润率也提高,只是提高的幅度没那么大。因此,年景好时,体质疲弱公司的盈余成长率往往高于同行中体质强健的公司。但是我们也应该记住,一旦年景不好了,前者的盈余也会急剧下降。由于这个理由,我相信投资边际公司,绝对无法获取最高的长期利润。

希望长期大赚的投资人,最好远离利润率低的公司或边际公司。

6 这家公司做了什么事,以维持或改善利润率?

购买股票要赚钱,不是看购买当时这家公司有哪些事情普遍为人所知。相反的,能不能赚钱,要看买进股票之后需要知道的事情。因此,对投资人来说,重要的不是过去的利润率,而是将来的利润率。

7 这家公司的劳资和人事关系是不是很好?

投资人还应了解高级管理人员对待基层员工的态度。

8 这家公司的高级主管关系很好吗?

9 公司管理阶层的深度够吗?

即使是规模较小公司的投资人,也应该预防关键人物不在其位可能带来灾难。现今杰出小公司的投资风险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大,因为最近有个趋势,也就是拥有许多管理人才的大公司常会买下规模较小的公司。

但是值得投资的公司,必须能够继续成长。

10 这家公司的成本分析和会计记录(会计控制)做的如何?

此外,最成功的公司不只生产一种产品,而是生产很多产品。如果管理层无法确切知道每种产品相对于其他产品的真正成本,势必束手无策。他们几乎不可能制定价格政策,确保获得最高的总利润。

最糟糕的是,有些表面上成功的活动,其实可能正在赔钱,使得整体利润每下愈况,而非节节上升,但管理阶层不知道这件事。这种情况下,几乎不可能作出聪明的规划。

11 是不是在所处领域有独到之处?它可以为投资者提供重要线索,以了解此公司相对于竞争者,是不是很突出?

12 这家公司有没有短期或长期的盈余展望?

想要获得最高利润的投资人,应留意在盈余上眼光放远点公司。

13 在可预见的将来,这家公司是否会大量发行股票,获取足够的资金,以利公司发展,现有持股人的利益是否因预期中的成长而大幅受损?

聪明的投资人不应光因价格便宜就买普通股,而必须在有利可图时才购买。

14 管理阶层是不是只向投资人报喜不报忧?诸事顺畅时口沫横飞,有问题或叫人失望的事情发生时,则“三缄其口”?

不管是什么样的理由,凡是设法隐匿坏消息的公司,投资人最好不要纳入选股的考量对象中。

15 这家公司管理阶层的诚信正直态度是否毋庸置疑?

投资对象限于管理阶层对股东有强烈责任感和道德感的公司。这一点,“闲聊”法很管用。

不管其他所有的事务得到多高的评价,如果管理阶层对股东有无强烈的责任感一事,令人深感怀疑的话,投资人绝不要认真考虑投资这样一家公司。

第四章 要买什么——应用所学选取所需

所谓的赚钱的最好方法,是指以最低的风险获得最高的总利润。

成长型股票所得利润高出许多的原因,在于它们似乎每十年就能增值好几倍。

小型公司一般年营业额100-600万美金之间。

年轻的成长型股票最有可能上涨。有些时候,十年内可以上涨数十倍之多。但技巧纯熟的投资人,也难免偶尔犯错。

如果根据下章所述的原则买股票,则投资历史较悠久、根基较稳固的成长型股票,纵使因为整体股市出乎意料下跌而有损失,也属暂时性质。这类大型成长股的长期增值潜力,远低于小型、年轻的公司,但整体而言,是非常值得投资的对象。即使最保守的成长股,至少也会增值到其原始股到数倍之多。

这个原则是:“大部分”资金投入到公司,即使不像陶氏,杜邦或IBM那么大,至少应该比较接近这类型的公司,而不是年轻的小型公司。

不管收益率多高,大部分小额投资人没办法靠投资报酬过活,因为他们持有的股票总值不够多。所以对小额投资人来说,面对当期股利报酬的问题时,通常必须二选一:现在开始每年有几百美元的收入,或者未来某日,获得数倍于此的收入。

用于投资普通股的资金,只能是真正多余的资金。

如果你能精挑细选几样投资,则运气好坏大致可以相互抵消。

第五章 何时买进

买到正确的股票,并抱牢够长的时间,总会带来一些利润。通常它们会创造可观的利润。不过,要获得最高的利润,也就是如前所述的那种惊人利润,则应考虑进出时机的问题。

如果传统上有关近期经济展望的研究,不能提供正确的方法,让我们确定合适的买进时机,有什么办法能告诉我们这件事?答案和成长股本身的特征有关。

经营管理良善的公司中,实验室正在研发绝佳新产品的消息一传出,买主便会蜂拥而来,推升该公司的股票价格。

投资人一发觉自己确实找到一或多只合适的股票,就应开始买进。不过,买进之后,进一步加码的时机应慎重。他们应做好计划,几年之后,才把最后一部分可用的资金投资下去。这么做,万一这段期间内市场重挫,他们仍有购买能力,可以掌握跌势,趁机买进。

第六章 何时卖出 - 以及何时不要卖出

从纯粹投资角度来看,只有3个理由,才会出售精挑细选买进的普通股。

1 原始买进动作犯下错误,而且情况愈来愈清楚,某特定公司的实际状况显著不如原先所想那么美好。

幸好,真正出色的普通股,长期利润应足以弥补正常犯的错误造成的损失。它们也应会留下很大的涨幅。

如果尽早认清和接受所犯的错误,尤其如此。能够这么做,如有任何损失,应会远低于买进错误的股票之后,长期抱牢产生的损失。更重要的是,套牢在不利状况中的资金,可以释放出来,用于购买其他精挑细选的好股,而带来相当大的利得。

投资人死抱很不想要的股票,寄希望有一天能够“至少打平”,因此损失的金钱,可能多于其他任何单一的理由。除了这部分实际上的损失,如果考虑发生错误时能够当机立断,认赔卖出,释出资金,转投资于合适的股票,并获有利润,则放纵自我的成本很高。

若投资发生亏损,应仔细检讨,好从每个错误中学得教训。

2 如果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家公司发生变化,符合第三章所述15要点的程度,不再和当初买进时相近,就应卖出它的股票。投资人必须一直提高警觉的道理便在这里。这可以说明为什么持有某家公司的股票时,时时密切注意该公司相关事情的发展,十分要紧。

卖出动作或许可以不必那么急迫。也许一部分持股可以保留到找到更合适的投资对象在脱手。但无论如何,这家公司都不应再被视为理想的投资对象。

原则:一旦某支股票审慎挑选起来,而且历经时间的考验,则很难找到理由去卖它。

绝对不要因为价格涨幅已大,而且可能暂时过高,而卖出优异普通股。

第七章 股利杂音

想要挑到出色股票的人,对股利一事的关心,应降到最低,不要花太多心思。股利这件人们讨论甚多的问题,最奇特的地方,或许在于最少去烦恼它的人,最后却得到最高的股利报酬。

五到十年的一段期间内,最高的股利不是来自高收益股票,而是来自收益相当低的股票。能力突出的管理层经营的事业获利可观,虽然继续实施原来的政策,只从当期盈余配发地比率的股利,股利金额却比高收益股票愈来愈高。这种合理和自然的趋势将来为什么不能持续下去?

第八章 投资人“五不”原则

1 不买处于创业阶段的公司

不管创业公司乍看之下多吸引人,我相信这些公司应留给专业团队去投资。

老公司里面多的是绝佳的投资机会,一般投资散户应严守原则,绝不要买进创业公司,不管它看起来多有魅力。

2 不要因为一支好股票在“店头市场”交易,就弃之不顾

店头(over the counter)

3 不要因为你喜欢某公司年报的“格调”就去买该公司的股票

让年报的一般性遣词用字和格调影响买进股票的决定,就像见到看板上的广告很吸引人,就去买某样产品。

不要光看外表,而应深入观察事实,十分重要。

当年报的内容未能适当揭露投资人觉得很重要的资讯或问题时,这么做的公司,通常不可能提供投资成功需要的背景资料。

4 不要以为一公司的本益比高,便表示未来的盈余成长已大致反应在价格上。

5 不要锱铢必较

对于想买几百股的小额投资人来说,原则很简单。如果想买的股票看起来是合适的股票,而且目前的价位似乎很吸引人,以“市价”买进便是。多花1/8、1/4、或1/2美元,和没买到这支股票失之交臂的利润相比,实在微不足道。要是想买的股票没有这种长期的成长潜力,我相信投资人一开始就不应该去买它。

至于资金较多,想买数千股的投资人,问题没有那么简单。除了非常少数的股票,大部分股票的供应通常有其极限,即使按当地的市价只买想买数量的一半,也很可能导致报价大幅上扬。价格突然上涨,又会带来两项影响,使得买进股票更为困难。价格激涨本身,可能足以促使别人也产生兴趣,竞相买进。另外,本来计划卖出的一些人,惜售之心悠然而生,期望涨势持续下去。这时,巨量买主该怎么面对这种情况?

他应去找营业员或证券商,把自己到底想买多少数量告诉他们。他应告诉营业员,尽可能买进股票,但授权他不理会小笔供售数量,以免买进之后引来很多人竞相叫进。最重要的是,他应让营业员完全放手在高于最近价格的某一价位以下买进。至于高出多少,必须和营业员或证券商磋商,并考虑想要买进的数量、那支股票平常的成交量、投资人多急着买进股票,以及其他任何有关的特别因素。

第九章 投资人“另五不”原则

1 不要过度强调分散投资

把蛋放到太多篮子里,一定会有很多蛋没放进好篮子,而且我们不可能在蛋放进去之后,时时盯着所有的篮子。

比如,一位投资人持有十种股票,每种股票的数量相同,但其中八种是银行股。这种分散投资的做法可能很不恰当。反之,同样这位投资人持有的每一支股票都处于完全不同的行业,则分散投资的程度可能远高于真正需要者。

以下建议算是错略的指引,除了资金非常少的投资人,所有的人或可拿来当做最低分散投资需求的参考。

A.所有投资者审慎选出根基稳固的大型成长股。如前文提到的陶氏、杜邦和IBM,投资人可以订立目标,至少拥有五支这样的股票。

这表示,原始投资金额中,任何一支股票不应超过20%

投资人如依原始投资金额的20%去投资每家公司,应注意五家公司的产品线最多只能略微重叠。

B.他投资的一些或全部股票,可能介于风险高的年轻成长公司和上面所说的机构型股票之间。这些公司有不错的管理团队,而非一人管理的公司,年营业额在1500万到1亿美元之间,在业内的根基相当稳固。

至少应考虑两家这样的公司,才能平衡每一家A类公司。换句话说,如果只投资B类公司,则可动用的资金中,每一家一开始应只占10%。这一来,全部就有十家公司。

不过这个大类的公司,风险相差很大。内在风险较高的股票,只占原始投资的8%,而非10%,可能比较慎重聪明。

C. 最后则是经营成功,获利会很可观,但经营失败将血本无归或损失大部分投资资金的小型公司。

投资这类股票,有2个不错的准则,值得遵守:(1)千万不要把赔不得的钱拿去投资。(2)资金较多的投资人首次投资这种公司时,每一家的投资金额不要超过总投资资金的5%。

以上提及的所有比率,只是最低或审慎的分散投资标准。低于这个限制,便像超过正常速度开车,驾驶人可以更快到达目的地。可是应谨记在心,知道以哪种速度开车,必须格外提高警觉。

投资人增加持股之后,也必须有能力时时注意和追踪所有的投资。但是务实的投资人知道,他们的问题出在如何找到够多的出色投资,而不是在很多投资中做选择。有时投资人的确找到多于自己真正需要的好公司,却很少有时间密切注意所有增加买进的公司动态。

如果投资人持有的股票太多,无法直接或间接掌握相关公司管理层的动态,我们可以相当肯定,他的下场会比持有太少股票要惨。

投资人应了解,投资难免犯错,所以应适当分散投资,以免偶尔犯错让自己一蹶不振。但是超过了这一点,应十分小心谨慎,不要只顾着尽量持有很多股票,只有最好的股票才买。

2 不要担心在战争阴影笼罩下买进股票

我们的世界每次出现国际紧张形势,带来战争一触即发的威胁或实际爆发战争时,普通股总是有所反应。这是种心理现象,在理财投资上毫无意义。

大部分股票的价格都远高于战前。

如果投资人本来就决定好要买进某支普通股,可是全面爆发战争的阴影突然来袭,导致股价重跌,那么他应该抛弃当时的恐惧心理,勇往直前开始买进。

如果战争真的爆发,价格无疑会跌到更低,而且可能低很多。因此,我们应做的事是买进,但缓缓买进,而且面对的如只是战争的威胁,则应小规模买进。战争一发生,则大幅加快买进步调。

3 不要受无关紧要事务的影响

有些肤浅的金融统计数字,我们不说它们没有关系,而要说无关大局。

很多投资人考虑买进某支股票时,想看的第一样东西是一张表,列出过去5年或10年中,每一年的最高价和最低价。他们在心里经过一番琢磨,终于得出一个很漂亮的整数,愿意以那个数字买进。在投资理财上,这么做其实非常危险。这种做法在于强调不怎么重要的事,注意力反而脱离重要的事。往往导致投资人只顾贪图小利,坐失厚利。

过分强调“还没上涨的股票”,无意中养成一种错觉,以为所有的股票都会上涨相似的幅度,已经上涨很多的股票不会再涨,而还没上涨的股票,则“该”上涨。

决定现在要不要买进某支股票时,它过去几年已经上涨或没有上涨,根本无关紧要。真正要紧的是这些年来各项作业改善是否足够,或者将来会有足够的改善,使得价格高于目前的水准高得有道理。

[把眼光放在未来这个股票会不会成长,而不是看5年前/近5年它是否上涨了。但也并不是说过去的数据完全不重要。]

比较过去的美股盈余和价格区间,可以了解一支股票过去的本益比。这可以当做起步的基础,根据它们衡量未来可能的本益比。但是同样的,请谨记在心:主宰股价走势的是未来,不是过去。也许一支股票过去几年的价格一直稳定维持在只为盈余八倍的水准,但现在,管理层更迭,公司建立起一流的研究部门等事情发生,使得股票目前的价格是盈余的15倍左右。

4 买进真正优秀的成长股时,除了考虑价格,不要忘了时机因素。

不在特定的价格买进股票,而在特定的日子买进。

5 不要随波逐流

第十章 如何找到成长股

这家公司经营的行业,营业额将有高成长机会?或者正往这样的行业迈进?随着整个行业的成长,它所经营的业务,新兴公司是不是相当容易创立,并取代原来的领导公司?如果这些业务的特质很难防范新进公司踏入这个领域,则这种成长的投资价值很低。

“闲聊”中找到线索,然后找资料分析研究,见管理层。

请看看你周边的世界,其他的活动中,你能投资10000美元,十年后(这段时间,只偶尔看看公司管理阶层是不是仍然那么优秀)资产价值高达40000美元到150000美元?慎选成长股,会有这样的报酬。一个人如果一个星期只花一个晚上,躺在舒适的扶手椅里,浏览一些言简意赅的经纪商免费报告,便有这样的成果,你觉得合情合理吗?

第十一章 汇总与总结

知道这些准则和了解常犯的错误,不能帮助那些没什么耐心和自律精神的人。

在股票市场,强健的神经系统比聪明的头脑还重要。

凡人经历狂风巨浪才有财富。

第二部分《保守型投资人夜夜安枕》

第一章 保守型投资的第一个要素:生产、行销、研究、财务

生产成本低、强大的行销组织、杰出的研究和技术努力、财务能力(成本和利润计算)

(1)公司有能力源源不断开发获有利润的新产品或产品线,使之不因其他公司技术创新而遭淘汰落伍

(2)公司现在和未来都有能力以相当低的成本生产这些产品线,使得利润成长的速度至少和营业额一样快,即使在经济最不景气年头,利润也不至于萎缩到危及投资的安全性

(3)公司有能力销售更新的产品以及未来可能开发出来的产品,获利能力至少和目前的产品一样。

世界变化越来越快,没有什么事情能够长久维持不变。我们不可能纹丝不动。公司不是成长,便是萎缩。强力攻击是最好的防守。只有变得更好,公司才能确保不致变得更糟。不向上爬的公司,肯定会走下坡。

第二章 第二个要素:人的因素

第一章谈到的第一个因素谈到的是企业的现状,基本上是个结果。第二个要素则谈导致这些结果的成因,而更重要的是将来会继续产生这些结果的成因。

真正的保守型投资第二个要素的核心是:ceo致力于长期的成长,身边有一群能力很强的助手,并大量授予职权,要他们主持公司的各个部门和职能。

这些人携手合作,工作迈向明定的企业目标。

大公司如需从外面聘用执行官,一定是很不好的兆头,表示目前的管理阶层基本上出了问题。

1 这家公司必须认识到它置身的世界变化的速度愈来愈快。

每个被视为理所当然的做事方法,都必须检视再检视,确定所用的方法的确是最好的。随着环境的变化,方法的更新,公司应接受一些风险。不管目前的方法用起来多叫人安心,都不能因为它们过去管用,而且传统上一向如此,使得那种方法显得十分神圣,而永远墨守成规,行为僵固,没有不断向自己挑战的公司,只有一条路好走,就是下坡路。

2 公司必须持续不断努力,让每个阶层的员工,从新进蓝领或白领劳工到最高级管理人员,觉得公司是工作的好场所,而且那是真实的感觉。

尊重和善待员工

员工参与了决策并获得了物质上奖赏和精神上的荣耀与认可。

3 管理阶层必须愿意以身作则,遵守公司成长所需的戒律。

看管理层有没有真正为公司长期的利润奋斗。

第三章 第三个要素:若干企业的投资特征

第三个要素是要谈企业本身的特性是不是带有若干与生俱来的特质,在可预见的将来,有可能长久维持高于平均水准的获利能力。

规模大(成本低,名气响亮,吸引新客户)

技术开发

销售和marketing

如果利润或投资回报率太惹人觊觎,反而可能成为危险之源,因为各式各样的公司可能禁不起诱惑,想来一争长短。相对的,只要利润率一直比次佳竞争同业高出2%或3%,就足以作为相当出色的投资对象。

第三要素的总结:不能只有第二要素讨论的人员素质,而且还要那些人员(或他们的前任)引导公司踏进某些活动领域。

关于第三个要素,我们要问的问题是:“这家公司能做些什么事,其他公司没办法做的那么好?”

如果答案是没有这样的事,这一来,随着那家公司业务欣欣向荣,其他公司也能抢进,和该公司平起平坐,分享同样的市场份额。

第四章 第四个要素:保守型投资的价格

本益比(Price – earnings ratio)——当时的价格除以每股盈余。

任何个别普通股相对于整体股市,每次价格大幅波动,都是因为金融圈对那支股票的评价发生变化。

[不要因为估计高就不买,也不要因为便宜而购买。不应该单纯以当前股票的市场价格来判断自己到底该不该买]

保守型投资人对某支股票感兴趣时,一定要了解金融圈目前对该公司所处行业的评价性质。他必须不断研究调查,观察这种评价是否远比基本面事实有利或不利。只有正确研判这一点,则主宰该行业个股市场价格长期趋势的三个变数中的一个,实情才能相当确定。

就影响本益比的因素来说,金融圈对一家公司本身特质的评价,比金融圈对该公司所处行业的评价还重要。关于个别公司最理想的投资特质,前面讨论保守型投资的三个要素时已经给予定义。大致来说,金融圈对特定股票的评价愈接近这些特质,它的本益比愈高。

投资人如能运用聪明的头脑,确定值得投资的特定公司的事实真相,远优于或远劣于目前金融圈对该公司的印象,便很有可能知道哪支股票的价格显著低估或显著高估。

未来的盈余继续成长的可能性愈高,投资人负担得起的本益比愈高。

本益比实际上的变化,不是受实际发生的事情影响,而是导因于金融圈目前相信什么事情会发生。

对于第四个要素的总结:任何个股在特定时点的价格,由当时金融圈对该公司、该公司所处行业,以及在某种程度内,股价水准的评价决定。要确定某支股票在特定时点的价格是否具有吸引力、不具吸引力、或介于两者之间,主要得看金融圈的评价偏离事实真相的程度。不过由于整体股价水准也会在某种程度内影响整个画面,我们也必须准确估计若干纯金融因素即将出现的变化;这方面,仍以利率最重要。

我的八点投资哲学:

1 买进的公司,应有按部就班的计划,以便盈余长期大幅成长,而且内在的特质很难让新加入者分享那么高的成长。选择这样一家公司,还有很多有利或不利的细节应该考虑。可参考“保守型投资人夜夜安枕”的前三章。

2 集中全力购买那些失宠的公司。由于整体市况或当时金融圈误判一家公司的真正价值,使得股票的价格远远低于真正的价值。

3 抱牢股票直到a公司的性质从根本发生变化(如人事变动后,管理层能力减弱),或b公司成长到某个地步后,成长率不再能够高于整体经济。除非有非常例外的情形,否则不因经济或股市走向的预测而卖出持股,因为这方面的变动太难预测。绝对不要因为短期原因,就卖出最具魅力的持股。但是随着公司的成长,不要忘了许多公司规模还小时,经营得相当有效率,却无法改变管理风格,以大公司所需的不同技能来经营公司。

4 主要目标在追求资本大幅成长的投资人,应淡化股利的重要性。获利高,但股利低或根本不发股利的公司中,最有可能找到十分理想的投资对象。配发给持股人的股利占盈余百分率很高的公司,找到理想投资对象的机率小得多。

5 为了赚到厚利而投资,犯下若干错误是无法避免的成本。重要的是尽快承认错误、了解它们的成因,并学会避免重蹈覆辙。良好的投资管理态度,是愿意承受若干股票的小额损失,并让前途较为看好的股票,利润愈增愈多。绝对不要只为了实现获利就获利了结。

6 真正出色的公司,数量相当少,它们的股票往往没办法以低廉的价格买到。因此,有利的价格存在时,应充分掌握当时的情势。资金应该集中在最有利的机会上。如要适当分散投资,则必须投资经济特性各异的各种行业。对投资散户来说,通常持有10-12支股票是比较理想的数目。

7 要不盲从当时的金融圈主流意见,也不会只为了反其道而行便排斥当时盛行的看法。相反的,投资人应该拥有更多的知识,应用更好的判断力,彻底评估特定的情境,并有勇气,在你的判断结果告诉你,你是对的时候,要学会坚持。

8 投资股票和人类其他大部分活动领域一样,想要成功,必须努力工作、勤奋不懈、诚信正直。

股票投资组合的管理,有时难免有些地方需要靠运气,但长期而言,好运、坏运会相抵。想要持续成功,必须靠技能和继续运用良好的原则。根据以上八点指导原则架构,我相信未来主要属于那些能够自律且肯付出心血的人。

-----

[附录总结的很好,可以再看看]

 

费雪论成长股获利

内容简介
精确选择成长股 ,持续稳定盈大利。
近百年来,《怎样选择成长股》不仅是众多投资者的圣经,还是斯坦福这样的全球*商学院的投资必修教材。
费雪*个提出“技术创新是投资者的朋友”,并认为瞄准技术创新前沿,必将发现IBM、惠普、德州仪器等成长股。
费雪列举了9条并购原则,让你彻底看透管理层的资本运作,能让你明白什么样的并购才能使公司成长,更能让投资者获利?他还为投资者提供了一套标准化的行业分析工具,至今还被众多投资者奉为铁律。
尽管有些方法颠覆传统投资思维,但它们依然能帮你更好地投资股市,也能让你找到帮你赚钱的投资顾问。即使在今天,这些方法依然充满生命力,注定会让你叹服。

前 言 用最小的风险,赚取最大的收益

第1章 通胀是投资者的敌人,也是朋友 7

通胀时代,如何让钱袋持续膨胀? 9
机构投资者持股秘诀 31
企业竞争全球化,投资也要国际化 54
人口增长,被投资者遗忘的“盟友” 60
经济学家黯然神伤,心理学家粉墨登场 64
在这个通胀意识浓厚的时代里,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的投资者,对持有现金感到如此恐惧?为什么他们总是匆匆忙忙地买进股票,根本就不愿意花点时间去寻找真正的投资机会呢?为什么一些投资国外的美国企业并不像它们看起来那样具有真实的魅力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根本就不必远渡重洋去剖析欧洲公司,不妨先来看看古巴。

第2章 到底是谁养肥了大金牛? 77

敏捷式企业管理 80
股市里的“鲁宾逊涨跌记” 83
机构投资者大举买进,如何跟风? 91
管理质量提升股票内在价值 96
20 世纪30 年代初期,两位才华横溢的经营者,在旧金山以南30 英里的一家小商店里创建了自己的企业。他们就是威廉·休利特和大卫·帕卡德——著名的惠普公司的合伙人。从1 万美元起家的小作坊,到功率半导体的全球领袖,美国国际整流器公司成功的背后是什么力量在起着推动作用呢?

第3章 股市致富路上的帮手 101

投资专家竟然听信“流言蜚语” 105
投资界的狼性团队和朋友圈 110
投行、经纪、信托与投顾,谁在帮股民赚钱? 114
选择投资顾问的五个步骤 120
小股民傍大款获利技巧 125
“我一直想找个可以信赖的人。但真正了解他自己所推荐的股票的那种人,我根本就找不到。只要物有所值,我愿意花这笔钱给这样的人,到哪能找到这样的人呢?”在投资中你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困惑?

第4章 透过眼花缭乱的企业行为看价值 133

并购如何影响股票价格? 135
股东偏爱投票权,股民偏爱收益 145
政客是股市推手,也可能是股市打手 153
成功的长传可以让进攻方的推进距离远远超过持球突破而推进的距离。但如果一支球队严重依赖长传进攻来实现推进的话,一旦失败,被拦截的危险要远远超过持球突破可能带来的损失。

第5章 在成长型行业里更容易选中成长股 161

化工行业:一夜暴富,还是稳健致富? 163
电子行业:投资1 元,赚取10 元 179
制药业:可以持续挖掘的大金矿 195
其他行业:有的是天堂,有的是地狱 200
无论钓鱼手册写得多么精妙绝伦,都不可能让垂钓者坐享其成。但它至少可以说明在溪流的哪个点最适合钓鱼和最有可能钓到哪种鱼。把握各行业间的内在联系,将有助于高水平投资者确定进一步的研究领域,从而发现理想的投资类型。
结 语 准确识破虚假的成长型股票 211